氣體在水中的溶解
在水體中的溶解性氣體對水生物類有很大的意義。例如魚類在水體中生活時,要從周圍水中攝取溶解氧,當溶解氧小于4mg/L時魚就不能生存,經體內呼吸作用后,又向水中放出CO2。對于水中藻類來說,則是通過其體內進行的光合作用,有著與呼吸作用相反的過程。又如水體中溶解氮量因某些原因增大時,會引起水中大量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當然,許多工業排氣,如HCI、SO2、NH3等旦進入水體并進一步溶解之后,也會對水體產生各種不良的影響。溶解平衡是相對的,而偏離平衡狀態的水中溶解氣體處于不飽和或過飽和狀態,有在氣與水兩相間發生傳質的趨向,由此關系到氣體物質在兩環境圈層間發生遷移的過程。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氧值是兩個既相區別而又相聯系的概念。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指的是水體和大氣處于平衡時氧的最大溶解濃度,它的數值與溫度、壓力、水中溶質量等因素有關。水中溶解氧值則一般是指非平衡狀態下的水中溶解氧的濃度。它的數值與水體曝氣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氧化作用等因素有關。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差異是由于大氣和水體界面間氧氣傳質動力過程較慢而引起的。